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华武术复兴研究会 > 公司动态 > 永春白鹤拳的技击特征和养生作用

公司动态

永春白鹤拳的技击特征和养生作用

2015-06-26

白鹤拳发祥于山明水秀、人文荟萃的福建省永春县,属南派少林武功,俗称“永春白鹤拳”。该拳神流传已有300多年,作为南少林一达尊、二太祖、三行者(猴拳)、四罗汉、五白鸥这五个拳派之一,早已饮誉海内外,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拳神。20086月,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如今,白鹤拳走出国门,在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拳馆和传人,习拳者更是遍布世界各国,白鹤拳文化广泛传播。

 

一、永春白鹤拳的主要特点

永春白鹤拳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形式,并传承大量中医治疗、保健药方的传统民间武术,是一个兼具技击价值和健身作用的优秀拳种。白鹤拳共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法,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弹抖劲力足,变化技艺多,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尤其是以气推力,内练脏腑,肌肉收缩能随对方之击,具有独特风格;外练肌体,内壮外强,是当代开展散打基本功的有效训练方法。白鹤拳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手法短桥善变,步法走闪灵活,劲力刚脆饱满,朴素明朗,拳势激烈。动作要求:子午中正,桩马门户稳固。讲究“内外合一”,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守丹田;以意引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以气催力,吐气生威,攻防并重;运手务柔,着手须刚,讲究“子午虚实,吞吐浮沉,刚柔缓急,后发先至”。

永春白鹤拳还有按经络、穴位、时辰不同,用“鹤技”点断筋脉的方法,还包括一套推拿、按摩、接骨、治伤的方法、药方以及制作丹膏丸散的知识。因而,在白鹤拳历史上也不乏对祖国医学,尤其是骨伤科有专门研修的白鹤拳名师,白鹤拳一代宗师潘孝德就是医武兼修并蓄的杰出代表。

 

二、永春白鹤拳的技击特征

远在几百年前,永春白鹤拳的先贤不但采用反关节,借力化力,改变力的方向、杠杆原理、人体重心和平衡的因素等来造拳创招,运用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力学的原理,发明了“寸劲节力”,集中全身之力,于一刹那间发出,达到“四两破千斤、小力胜大力”的效果。

在技法上要求:虚实相随,刚柔相济。白鹤拳在技击方面,偏重手法。白鹤拳对敌之起势,常以“单枝昭阳”“双枝昭阳”及类似之手法,两手暗蓄虚实刚柔,“前手顾胸肠,遮头目,后手杀人如干戈,到喉刺眼”。这样的技法,与现代拳击技法异曲同工。在白鹤拳中,“左挑右挣”“右擒左裁”的一手防一手攻的手法最为常见。对防攻两手配合的时间差,要求迅密,几乎同时发动。“君子要动,父子相随”(“父子”,意指防攻之左右手也),只有相随,才能相济,一呼一应,紧密合作。“拳母”之一的“十三太保”套路中,反复出现的“摇”(一手拔开敌方进攻之手,一手立即攻击),即是永春白鹤拳刚柔互配的典型的基础训练动作。

在对敌上要求:兵不厌诈,诱敌深入。临敌对阵时,永春白鹤拳尽量避免强打硬攻,根据需要随时制造假象,蒙惑对手。灵活改变进攻的角度和方向,造成敌人猝不及防、被动挨打的局面。故意示弱,显露破绽,迷惑对手,使其轻心大意。用复杂、变化多端的手法,扰乱对方,使其愕然,乘隙击之。“诱敌之法,右手作桥,吞吐浮沉,翻转神速,观其势虚,乘势而入。”其手法如“白鹤围旦”、“白鹤缠脖”。佯输诈败之法,“如敌众我寡,我则抽身而起,则彼必追。然追者众,不能无先后,吾顾最先者用势以破之”。在白鹤拳中,“鬼子撒沙”、“诈败”等均属诈败诱敌之招式。

在攻防上要求:绊术倒技,孩童搬山。技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的重心稳定、平衡的维持。白鹤拳法在进、退的行程,整个身型要求保持子午中正,“脚配四六力,不丁不八”,步步稳实,五金(五趾)抹地,落地生根。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创造和利用机会,使用绊术,倒技,改变对方的重心,迫使对方失去平衡的控制力。手、脚、身协调配合行动,使对方倾跌。“先以脚身侵入,绊住彼方下盘,而后手载腰力后发,腿吊腾撞出,足剪其根”,诸如“害_横弓”,“孩童搬山”,“青牛折笋”;利用对方进攻之力势,在其动作力量尚未消失之前,顺其方向,或推或拉,使其失去平衡,如“仙人摘花”、“牵牛过岸”、“力士脱靴”等招式。

白鹤拳除了在技击上巧用心思,注重各项技巧技法的运用,还在更高的层次上,即在精神意识、心理状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要求。要求胆壮、神足、心灵、智巧、目锐、技变,头眼身手步法,势势相随。

 

三、永春白鹤拳的养生作用

鹤鸟是长寿的象征,其静神态安闲,凝神调息,养精蓄锐。当年永春白鹤拳创派祖师方七娘就是吸取白鹤的“凝神调息”之法,创出了一套独特的调息固气、导引吐纳之法。我国源远流长的养生法,是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导引与吐纳,是养生法在呼吸和肢体运动上的创造一俯仰旋转屈伸以运动肢体的“导引术”与腹式深呼吸的“吐纳术”,完全符合了中医经络学说的原理,具有“沟通表里、运行气血、阴阳平衡”的功能。而白鹤拳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按人体经络规律运行,在有规律的腹式呼吸中进行体内按摩,羟柔运动脏腑,对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增强呼吸机能,加强肌肉骨骼系统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畅通经络、刺激穴位、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永春白鹤拳传统鹤椿桩就是模仿白鹤凝神调息的静态动作。习者可通过“仿鹤形意,饱纳清气,呼净浊气、以劲行气,”等有氧功法的练习,从而开发呼吸之潜力,改善肺呼吸机能,使肋间肌等呼吸肌纤维变粗,肌肉强壮有力,肺廓活动度好,肺活量变大,使吐纳功能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让身心得以平静,并维持体内正常的酸碱平衡,令肌肤富有弹性。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白鹤拳将锻炼意识放在首位,套路中对头部的要求更是“头如戴石磨”,头颈提正,百会戴起,顶力向上,下颏内收,颈部肌肉紧张,这样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内分泌失调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衡得到调整,加强了血液循环,又降低了外周阻力,有效预防高血压、颈椎病、偏头痛等。在做魁星嘴的同时,要张开鲤鱼目,既是极力睁圆眼睛,睁大眼睛时上丹田既印堂穴、睛明、攒竹等穴得到了刺激,有效地保护眼睛。

3、对运动系统的影响。白鹤拳善用掌与腿法。拳法以节力、指力为主,防则多用节力,攻则多用指力。从内到外,则需做到内节如铁、外节如绵,尾节手指如泥。其腿法,站立之状,应是“不丁不八”,两腿用力按“前三后七”分。左右两脚,视情况,以一脚为主,灵活旋转。脚腿站法分平马、勒马,连同身姿,又分上中下三盘。腿的技法主要有踢、扫、钩等永春自鹤拳讲究以静待动、以气推力。勘应从沉腰束脚,落大椎,起丹田,提肠缩气,夹尾椎而来。特别是白鹤拳的弹抖之劲的使用,使人体各部肌肉的充分拉伸和锻炼。经常练白鹤拳的人,一般腰椎都很有力量,脊柱一般不出问题。因为在练习过程中经常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对整个运动系统就会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白鹤拳的摇法最为突出,如青龙出水、青龙卷水、青龙滚水、微风拔树、仙人摘花、仙人推磨、弓带箭等招式都是摇法的典型动作。这些摇法以腰为轴,以圆弧为轨迹,瞬间用力,同时发弹抖之劲。这个力量很大,这个以外部用为表现形式,其实身体的五脏六腑也同时起到位移和摇动,在促使五脏六腑上下运动的同时,也能使它们左右运动,甚至产生微微转动,更为有效的锻炼了五脏六腑,増加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在练习白鹤拳时,要求夹尾椎和提膀胱。夹尾椎既是提肛,夹尾椎与提膀胱是同时进行的,在这过程中,按摩了会阴穴和督脉的长强穴。所以夹尾椎与提膀胱能有效预防前列腺炎和痔疮等疾病。

5、对骨骼肌肉的影响。白鹤拳用劲最大的特点是圆弧切线原理,动作几乎可以使全身各部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参加活动,经过反复地练习,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长度,长年累月如此绞转,一张一弛,使肌肉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加收缩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

当下之中国,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人渴望健康,追求和平,永春白鹤拳诠释了鹤道精微之经典拳论,感悟了天成本能之仿生功夫,潜探了超越极限之生命活力,弘扬了博大精深之中华武术,身心并练陶冶情操,或成为自由搏击的一种运动,亦可作为产业走向世界,实为扬我国威、壮我体魄、武医并举、鹤寿延年、养我生命的一路好拳。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