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华武术复兴研究会 > 公司动态 > 浅谈太极拳的拳架和推手

公司动态

浅谈太极拳的拳架和推手

2015-11-12


太极推手科学地综合了太极拳运动中的精华:掤、捋、挤、按。它将人体各部关节和各组肌肉的活动与呼吸相配合,吐纳养生,强身健体,进而可提高技击对抗技术。

 

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广泛开展,太极拳爱好者在掌握高层次单练技艺的基础上,对练习太极拳推手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总结多年来学习太极拳的体会,我认为太极拳运动是先辈们在研究击打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练拳架的同时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武术以训练击打技术为重点,于是产生了太极推手运动。这种运动是文明礼貌的对练运动,双方不易火拼和伤筋骨,可避免伤和气。练习推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设定套路对练,二是散手对练。无论是哪种方法,其内容都离不开上肢八法和下五路。上肢八法即掤、捋、挤、按(四正手)和采、挒、肘、靠(四隅手);下五路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要想学好太极拳必须要在理论上和训练中明确太极拳运动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先辈们说:“阴阳无始亦无终,往来屈伸寓化工,此中消息真参透,太极只在一环中。”说明在太极拳的训练中,要以获得圆力为基础,要想在自身的上下左右获得圆力,就必须练习拳架,进而过渡到太极推手的练习。在练习拳架时必须充分体现以下理论要点,才能受益。

 

1.含胸:腹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向前松下,谓之含胸。能含胸才能以心行气,当然不能前倾太过,要适度,即要含住劲又要虚。陈鑫《拳论》说:“胸要虚含如磬,四面包含如栓。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磬折鞠躬形,是谓含胸。要合住劲,要虚才能平心静气,勿使横气填塞胸中。”胸要含蓄气降丹田,无留横气于上。胸膈横气卸到脚底,亦当回至丹田。胸间松开,胸一松,全身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自华盖至石门要虚含住,不可含横气横于胸中。胸中内劲如太和元气转圈。太和元气运胸中,一动一静合轻重。要在练拳中深究先辈教诲。

 

2.拔背:打拳运动全在手领,转动关节全在松肩,功久则肩之骨缝自开,左右肩松不下则转关不灵。骨节开则肩自松下,进而肩必塌下,不可架起来。旋转关节全在于肩,所以肩中骨缝必须张开。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凸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3.裹裆:两膝着力,有内向之意,两腿如一条腿,即有虚也有实,谓之裹裆。

 

4.护臀:两肋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谓之护臀。

 

5.敛臀:太极身法要领,其作用是使腹部充实,裆部松圆,并有利于身体保持中正,还可使胯部放松。练习时臀部微微内收,谓之敛臀。

 

6.圆裆:裆部会阴穴与头顶百会穴相对应,为上下通气的关窍。即保持裆部的松畅,同时使胯部放松,利用中节的“主宰”作用,谓之圆裆。

 

7.吊裆:两股用力,臀部前透,小腹有上翻之势,谓之吊裆。

 

8.松肩:松肩是给拔背奠定基础的,泛起,即松下。不松则全肱转换不灵,故宜泛则泛,听其上泛,宜松则松,胸向前合,两肩彼此相呼应。此两肩松式,谓之松肩。

 

9.沉肘:两肘当沉下,不沉则肩上扬,不适于用。肘尖向下,膝盖与肘尖上下相照,肘在前后左右上下要呼应,含住劲,以意运气,行于两肘,手腕要灵活,肘尖常有下垂之意。如两臂直向上抬起,必有两肘下垂之意,谓之沉肘。

 

10.提顶: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起全身,谓之提顶。

 

11.腾挪:有动之意而未动是太极练习之意念,但实则是腾为起高,落为低定。挪是左右走动之意,即预动之势,谓之腾挪。

 

12.闪战: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向外发出,疾如放箭,迅若雷霆,一往无敌,谓之闪战。

 

13.尾闾中正: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中正。

 

14.气沉丹田:能做到尾闾中正、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护臀松肩及吊裆,就能以意运气,气达于腹部,不使气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15.虚实分明:两腿虚实必须分清,虚非完全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意,腾挪者即虚脚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则便成偏沉,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撑全身,要有上通之意。

 

16.呼吸:在套路的练习中,自然呼吸为最宜。

要将上述理论要求运用于套路训练中,反复体会,还要多请教“明师”,才能在拳架练习中提高技术。至于那些奇闻传说,我从未见过,也不去追求,我认为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刻苦训练才能收到效果。首先要练好套路,之后再进入实战推手训练。在推手练习中可以检验套路训练是否正确,只有互相检验才能有质的变化,这才是正确的训练道路。

 

自杨式太极拳盛行,把“打手或獦手”称为“推手”以来,“推手”就已成为通俗的名词。推手是两人搭手,互相缠绕,运用太极拳运动如缠丝的独特锻炼方法,根据“粘连黏随,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的原则,运用棚、捋、挤、按、采、捌、肘、靠八种方法和劲别来练习全身皮肤触觉和内在感觉的灵活性,来探知对方劲力大小、刚柔、虚实、长短、迟速和动向,选择合乎杠杆原理的粘点为支点,运用弹性和摩擦力的牵引作用,发挥“引进落空、乘势借力、以轻制重”的技巧,掌握“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的战略战术,牵动对方重心,进而破坏其重心,将其推倒。在时间和力点最为恰当的时机,则又“以重击轻”、以实破虚地将劲发出,这种发劲要“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由弧形而笔直地前去发向目标,又急又准,犹如放箭时箭头深入箭靶一样,乘势将对方干脆发出。总的要求是能化能发、化劲松静、发劲干脆。这种运动既能训练力量和耐力,也能训练灵敏度、技巧和速度等身体素质。

 

以下就掤、捋、挤、按的具体运动法则,简单谈谈体会。

1.掤劲是八法之本。掤的手法有单双之分,随着手的位置变化,可分横直上下。首先是在沉肩垂肘、含胸拔背的前提下,肩部和腋下要像有弹簧支撑的一样。在双方搭手后,手要松紧适度,紧紧粘住对方的手臂或上身,随着对方意劲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中。臂要在一种弹性的支撑下,做到按之则落,抬之则起,随高则高,随低则低地不断变换,使对方在我身上找不到力点,使人处在不丢不顶的应变中。如发现对方有丢、离的现象,我即可迅速向偏上或偏下发劲,可使对方掤出或跌倒。

 

2.捋的手法是指双方在搭右手时,当对方向我采取单手或双手,用挤劲进逼时,我即用右手按住对方的右腕,同时左手也按着对方的肘部,顺对方来势,向横侧方向捋之。在用捋的手法时,最重要的是我方不用拙力,动作要转身轻灵,顺力圆力,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重心,这时我迅速变换劲路,或挤、或采、或按,可将对方击倒。

 

3.挤的手法即捋的反向之劲路,所以挤总是和捋相互配合使用。挤有正挤、偏挤、加手挤和换手挤之分,也可用手臂的劲点紧紧粘住对方,在变化中不断地更换位置和劲点。在变化过程中,如有得机得势,对方有僵滞时,即可发劲挤出。这就是拳论中常讲的“节节是曲线,节节是直线,处处是走劲,处处是粘劲”,是曲中求直的方法。

 

4.按的手法在四种方法中变化最多,也最微妙。在用时必须将对方架势封住,我双手压在对方臂或胸前,向外偏下按出或向内偏下带引。

在按劲的过程中,随我之开合变化运动,又可分为内开外合而按之或内合外开而按之,随着我的虚实变换可轻灵而进或重实而进,也可左轻右重而进或是相反而进,同时随着方向和速度变化找准力点发力,均可奏效。

 

上面所谈掤、捋、挤、按四种劲路,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当然也必须和采、捌、肘、靠的四隅手相配合,还必须是建立在身法的发力基础之上来使用的方法。双方都随对方的变化而变化,随各自的劲路而发力才能有效,其微妙之处是远非笔墨所能表达的。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